如何学习
放过自己
知识进入大脑分为以下几种:
- 听过:有点印象
- 知道:对每一个环节比较熟悉,能回答相关问题
- 得到:你可以教别人
- 用到:抽象出规律,在生活中使用
大多数情况、大多数东西都只在第一层,然而我们却想234。这是不现实的,强求也会痛苦。
其实没有必要。我们没有必要知道所有事情。没必要也指在阅读和学习时没有必要强迫自己读完学完。同时也意味着你没必要把朋友圈、订阅号等等的文章全部看完。少知道一些东西你并不会损失什么。把这些时间留给234。
在二手知识上做探索
我们是站在巨人肩上生活的,或者至少也是站在强人身上。我们在“放过自己”以后就会去探索自己喜欢的事情了。那怎么办?去“请教”,去检索,例如google,wiki。通过一层层探索,我们就能把一个知识从“听过”变成知道。然后才有可能变成“得到”。然而还不够。
梳理才能得到
只探索,不梳理并没有“得到”。需要思考、总结,总结出一些规律。整理是学习过程最重要的一环。整理因果,然后自己写出摘要,才是”得到“。
说出来
一个知识点牵涉的点非常之多,我们难以全部掌握。如何知道自己的不足?两个方法:
- 给别人讲一遍
- 写一篇公众号
获得了一些知识再讲给别人会获得成就和虚荣,另一方面能快速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。在给别人讲述过程,如果对方好奇就一定会问一些细节。对于你不懂的一般会被问到,或者至少你在讲的时候会心虚。这是很好的去完善自己的机会。不懂的记下来,然后再去检索,梳理。写公众号也是如此。
不做笔记可能因为焦虑
学习有时有点反人性,一般要克服懒惰。然而懒惰有时就是“放过自己”,特别是对于没有必要的事情。学习应该是一件好奇心驱使的事情,把精力放在自己好奇的事情上努力探索才能得到知识。